恒温恒湿试验箱一旦在试验周期内发生非计划中断,若处理不当,不仅会导致批次数据失效,还可能造成样品损毁、进度延误及高额重测成本。依据 GJB 150.1A-2009、GB/T 2423.3-2016 以及 8 000 台·年售后案例,系统梳理“容差范围内中断”“欠试验条件中断”“过试验条件中断”三类典型场景,并给出可量化的复测、续测与样品处置决策树,确保在 30 min 内完成中断等级判定,在 4 h 内恢复试验,最大程度保障数据完整性与样品安全。
1 中断分级与判定流程
1.1 判定基准
以设定温湿度点为基准,按允差带划分为:
a) 容差内中断(Tolerable Interrupt):偏差 ≤ ±2 ℃ / ±5 %RH,且持续时间 ≤ 10 min;
b) 欠试验中断(Under-Condition Interrupt):任一参数低于允差下限且 > 5 min;
c) 过试验中断(Over-Condition Interrupt):任一参数高于允差上限,或样品出现目视性损伤、功能失效。
1.2 快速判定工具
现场采用“3-5-2”法则:3 分钟读取标准器数据、5 分钟完成样品外观与功能初检、2 分钟完成中断等级记录。所有数据通过控制器 USB 端口自动导出 CSV,供后续追溯。
2 容差范围内中断处理
2.1 处置原则
GJB 150 允许将中断时段计入累计试验时间,无需调整周期。
2.2 操作步骤
① 记录中断起止时间点;② 确认标准器偏差仍在允差带内;③ 在原始记录表加盖“容差内中断”章,由试验员与监督员双签;④ 继续运行,试验总时长不变。
2.3 注意事项
若中断期间湿度短暂跌落 3 %RH 但 5 min 内恢复,可视为系统惯性,不必开启增湿器强制补偿,避免过冲。
3 欠试验条件中断处理
3.1 处置原则
必须先补足试验条件,再继续计数;补足时段不计入总试验时间。
3.2 恢复流程
① 立即将温湿度调至设定值,升温/增湿速率 ≤ 1 °C·min⁻¹、5 %RH·min⁻¹,防止热冲击;② 稳定 30 min 后重新确认标准器读数;③ 以恢复点为新的“时间零点”,继续剩余周期;④ 在报告中另附“欠试验补足记录表”。
3.3 样品检查
补足阶段结束后,按 MIL-STD-883 目检法 100×放大镜查看焊点、封装,若无裂纹、起泡,则判定样品可继续;否则转入失效分析通道。
4 过试验条件中断处理
4.1 处置原则
一旦参数超上限或样品失效,试验数据作废,需更换样品、重启试验。
4.2 紧急动作
① 立即停机并记录超上限峰值;② 将样品转移至中性环境(23 ℃/50 %RH)静置 1 h;③ 使用 LCR 表、绝缘耐压仪快速筛测关键指标,失效即出具“样品失效单”;④ 新样品按原预处理流程重新走线、标识、拍照存档;⑤ 试验周期从零开始。
4.3 数据标记
失效样品照片、测试曲线、失效单编号须作为附录加入最终报告,确保可追溯。
5 公用事业中断(停电、停水、设备故障)
5.1 停电场景
UPS 维持记录系统 ≥ 30 min,若市电 < 2 h 恢复,按“欠试验”补足;若 ≥ 2 h,试验重做。
5.2 停水场景
冷却水断流 5 min 后压缩机高压保护动作,记录停机点;水恢复后按欠试验补足,但冷却水温度须先降至 30 °C 以下方可重启,防止高压冲击。
5.3 设备故障
风扇、SSR、传感器故障导致失控,优先切换备用机;无法切换时,若中断 < 2 h 且样品无目视损伤,可补足续测;否则重做。
6 时间阈值管理
GJB 150 明确:同一试验项目累计中断 ≥ 2 h 必须重试;若中断次数 ≥ 3 次,即使每次 < 2 h,也需暂停试验,进行 MRB(Material Review Board)评审,确定是否更换设备或修改条件。
7 记录与审计
所有中断事件须在 4 h 内录入 LIMS,字段包括:起止时间、峰值参数、样品状态、处理代码、操作员电子签名。年度内审抽查比例 10 %,发现记录缺失即启动 CAPA。
中断不是灾难,但无序的处置必然导致灾难。通过“3-5-2”快速分级、“补足-续测-重做”三条路径以及 2 h 时间红线,可将中断损失降至最低。北京雅士林仪器新一代恒温恒湿箱标配“中断快照”功能:自动保存故障前 30 min 数据、一键生成 GJB 格式报告,帮助用户在 15 min 内完成审计文件。欢迎拨打 400-885-6188 获取《试验中断处置模板》与远程诊断服务,让您的每一次中断都有据可依、有路可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