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品简介
淋雨试验箱(Rain Test Chamber)并非简单的“人工降雨”,而是通过精确控制雨滴直径、降雨强度、喷水压力、风速及方向,再现产品在全寿命周期内可能遭遇的淋雨、吹雨与滴水场景,用于验证汽车灯具、低压成套开关、无人机航电舱、光伏接线盒等外壳的防水等级(IPX1~IPX6K)与密封完整性。本文以现行标准为主线,系统梳理三套核心试验程序:渗水(Drip)、加强喷淋(Intensive Spray)、吹雨降水(Blowing Rain),并对关键细节给出量化操作指引,供实验室与研发部门引用。
二、试验介质与通用前提
水质要求:去离子水电导率 ≤5 μS/cm,避免喷嘴结垢;可添加荧光素钠(C20H10Na2O5)至 20 mg/L,便于暗室紫外灯下快速定位渗漏路径。
温度匹配:水温与试件表面温差 ≤5 ℃,防止冷凝干扰失效判据。
试件预处理:在 35 ℃烘箱内干燥 2 h,表面温度稳定后 5 min 内入箱,确保密封条处于设计压缩状态。
三、程序 A:渗水试验(Drip, IPX1/IPX2)
目的
模拟屋檐滴落或机舱冷凝水,对试件顶部产生持续低能量冲击,考核外壳顶部密封与内部排水通道。
设备配置
a) 滴水矩阵:Φ22 mm~Φ25.4 mm 点阵分布,孔间距 20 mm~25 mm,开孔率 0.4 %~0.6 %;
b) 滴水盘面积 ≥试件上表面投影 1.2 倍,边缘设 5°倾角,防止边缘汇集水流;
c) 流量计精度 ±2 %,维持 1.0 mm/min~1.5 mm/min rainfall intensity。
关键控制点
IPX1:试件水平旋转 1 r/min,持续 10 min,总水量 ≥试件顶部面积 ×1 mm;
IPX2:倾斜 15°(四个面各 2.5 min),总时间 10 min,确保滴落方向与铅垂线夹角 15°±2°;
不允许水滴汇聚成连续水流,任一时刻单滴体积 0.05 mL~0.10 mL,用高速摄像抽检 10 滴,直径 3 mm~5 mm。
四、程序 B:加强喷淋试验(Intensive Spray, IPX3/IPX4)
目的
再现汽车涉水、户外清洗等高压散射水冲击,验证侧面密封与呼吸器逆止性能。
参数设定
a) 喷嘴:扇形全锥,喷射角 60°~80°,孔径 0.5 mm~0.8 mm;
b) 供水压力:276 kPa ±10 kPa(表压),对应流量 10 L/min~12 L/min;
c) 雨滴直径:0 mm~4 mm(激光粒度仪 D50=1.8 mm±0.3 mm),通过调节压力与破孔板实现;
d) 覆盖指标:每 0.56 m² 试件表面至少在 4.8 cm 垂直距离处存在 1 个有效喷头,喷头交叠率 30 %~40 %,确保无“干区”。
试验流程
IPX3:摆管 ±60°,周期 2×12 s,总时间 5 min;
IPX4:摆管 ±180°,周期 2×12 s,总时间 10 min;
试件转台 1 r/min,保证各个侧面受水均匀;
结束后 5 min 内用 10 kPa 压缩空气吹除表面浮水,立即进入功能测试,避免“表面水膜”掩盖真实渗漏。
五、程序 C:吹雨降水试验(Blowing Rain, IPX5/IPX6 及军标扩展)
目的
模拟台风夹雨、高速行驶溅水,考核外壳动态密封与结构强度。
系统构成
a) 雨水模块:环形喷嘴阵列,雨滴直径 0 mm~4 mm,强度 100 mm/h~150 mm/h;
b) 风源:变频离心风机,风速 1 m/s~18 m/s 连续可调,均匀性 ±10 %(距试件 50 cm 处九宫格测试);
c) 角度控制:风道可绕试件 0°~45° 水平摆角,步进电机定位精度 ±1°;
d) 荧光素辅助:同浓度 20 mg/L,在暗室 365 nm 紫外灯下,渗漏点呈现黄绿色荧光,最小可识别 0.1 mm 裂缝。
标准剖面
IPX5:喷嘴 Φ6.3 mm,距离 2.5 m~3 m,流量 12.5 L/min ±5 %,风速 1 m/s±0.2 m/s,时间 ≥3 min;
IPX6:喷嘴 Φ12.5 mm,距离 2.5 m~3 m,流量 100 L/min ±5 %,风速 3 m/s±0.5 m/s,时间 ≥3 min;
军标 MIL-STD-810H 507.6:风速 18 m/s,雨滴直径 2 mm~4 mm,持续时间 30 min,试件四个面各 7.5 min,降雨强度 140 mm/h,必要时加入 -10 ℃ 冷水,形成“热冲击+雨”复合应力。
测量与判定
a) 风速仪需置于试件安装平面,无试件时预调;
b) 试验结束立即断电,在 8 kPa 负压箱内静置 30 min,通过质量增益法称重,内部进水 ≤1 g 为合格;
c) 功能检测:绝缘电阻 ≥100 MΩ(500 V DC),介电强度 2 kV AC/1 min 无击穿,指示灯、按键、通信接口正常。
六、跨程序注意事项
喷嘴维护:每周用 5 % 柠檬酸超声清洗 10 min,防止钙镁沉积导致流量漂移;
水箱消毒:每月采用 0.1 % 次氯酸钠循环 30 min,再纯水冲洗,避免微生物堵塞滤芯;
转台接地:旋转台与壳体间设导电刷,阻抗 ≤0.1 Ω,防止轴电流腐蚀轴承;
安全联锁:箱门设磁控开关,门开 1 s 内切断水泵与风机,防止高压水柱伤人;
数据记录:全程采集水压、风速、流量、温度,采样频率 ≥1 Hz,生成符合 ISO 17025 的原始记录曲线,保存 ≥10 年。
淋雨试验箱的三套程序——渗水、加强喷淋、吹雨降水——分别对应产品在不同安装姿态与气候强度下的防水挑战。唯有通过精确的喷嘴选型、压力/风速耦合控制以及荧光素可视化手段,才能将“漏水”这一偶发事件转化为可量化、可复现、可溯源的试验数据。随着新能源汽车 800 V 平台、低空经济 eVTOL、海上光伏等场景的普及,IP 等级已从传统的“静态浸泡”走向“动态高压+冷热冲击+盐雾复合”的多应力耦合。实验室在规划淋雨试验能力时,应提前预留风速 20 m/s、雨量 200 mm/h、温度 -10 ℃~85 ℃ 的扩展裕量,并建立数字孪生模型,实现从“经验判定”到“预测性维护”的跨越,最终让淋雨试验箱成为产品防水设计的“数字标尺”,而非流于形式的“洒水仪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