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低温试验箱

繁体版
搜索
 
 
 
售后承诺
故障排除
在线报修
相关标准
投诉建议
校准证书
盐雾试验箱
恒温恒湿试验箱
高低温试验箱
冷热冲击试验箱
高低温冲击试验箱
高低温湿热试验箱
高低温交变试验箱
高低温交变湿热试验箱
快速温变试验箱
高温试验箱
低温试验箱
沙尘试验箱
淋雨试验箱
鼓风干燥箱
真空干燥箱
紫外老化试验箱
换气老化试验箱
臭氧老化试验箱
氙灯老化试验箱
氙灯耐气候试验箱
防锈油脂湿热试验箱
二氧化硫试验箱
药品稳定性试验箱
霉菌试验箱
低气压试验箱
恒温恒湿实验室
大型高低温步入试验室
盐雾腐蚀试验室
振动台
跌落试验机
工业烘箱
恒温恒湿箱
盐雾腐蚀试验箱
盐雾试验机
盐雾箱
 
 
首页 > 服务中心 > 技术文章
 
>>冷热冲击试验箱禁用材料清单 —基于安全与设备完好性的技术
冷热冲击试验箱禁用材料清单 —基于安全与设备完好性的技术

时间:2025/10/29 16:57:42
 

冷热冲击试验箱(Thermal Shock Chamber)依靠高速切换的 −70 ℃~+200 ℃硅油或空气载热介质,在 10 s 内完成试件温度的剧烈变化,从而评估材料因热胀冷缩引起的界面开裂、焊点疲劳及密封失效。然而,并非所有材料均适合此类极限工况。某些化学品在剧烈温差或密闭腔体中可能因相变、自分解或静电积聚而导致爆炸、燃烧或剧毒气体释放。本文依据 GB/T 2423.22、IEC 60068-2-14、UN 38.3、IATA DGR 及《危险化学品目录(2022 版)》,系统梳理“禁用材料分类表”,为实验室安全准入提供可执行的技术依据。


二、禁用原则
爆炸性:任何在 ≤200 ℃ 或 ≥−70 ℃ 范围内可发生自分解并瞬时释放大量气体的物质;
易燃性:闭杯闪点 ≤60 ℃ 或自燃点 ≤200 ℃ 的液体、气体及固体;
可燃性:虽不易自燃,但在快速温变导致的应力集中或静电放电条件下可发生持续燃烧;
强氧化性:与有机材料混合后,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或加速分解;

放射性、腐蚀性、生物活性等其他法律明令禁止运输或储存的物质。


三、详细分类与示例
3.1 爆炸性物质
3.1.1 硝酸酯类
硝化甘油(NG)、硝化甘醇(DEGN)、硝化纤维素(NC,含氮量 ≥12.5 %)在 50 ℃ 以上开始自催化分解,二次升温可在 150 ℃ 瞬间释放 8000 m/s 爆速冲击波,远超冷热冲击箱壁 2 mm 不锈钢板的动态承载极限。
3.1.2 硝基化合物
三硝基甲苯(TNT)、三硝基苯酚(苦味酸)、三硝基间苯二酚(收敛酸)等,熔点 80–122 ℃,恰与高温区重叠,熔融态对摩擦、静电极度敏感。
3.1.3 叠氮与过氯酸盐
叠氮化钠、高氯酸铵(AP)常用于推进剂,分解温度 150 ℃ 左右,释放 N₂、O₂ 混合气体,腔体压力可在 0.2 s 内升至 1 MPa 以上,导致密封条爆裂。
3.2 易燃类物质(按闭杯闪点分级)
① 闪点 >30 ℃:煤油、柴油、松节油、异戊醇、醋酸戊酯;
② 闪点 0–30 ℃:乙醇、正丁醇、二甲醚、乙酸乙酯;
③ 闪点 −30–0 ℃:乙烷、乙烯、丙酮、苯、甲基乙基酮;
④ 闪点 <−30 ℃:乙醚、汽油、乙醛、丙烯、二硫化碳;
⑤ 易燃气体:15 ℃、1 atm 下可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下限 ≤13 %(体积分数),如氢气、乙炔、乙烯、甲烷、丙烷、丁烷。
注:冷热冲击箱换气速率仅 0.5–2 m/min,远低于爆炸下限稀释要求,微量泄漏即可形成可燃氛围。
3.3 可燃性金属与合金
锂(Li)、钠(Na)、钾(K)在 −70 ℃ 仍保持延展性,快速升温至 180 ℃ 时表面氧化膜破裂,与硅油挥发物或 CO₂ 灭火剂接触可发生剧烈燃烧;
镁(Mg)、铝(Al)粉末粒径 <200 目时,最小点火能量 ≤15 mJ,静电易积聚于塑料托盘;
碳化钙(CaC₂)遇湿气产生乙炔,乙炔在低温区凝华,升温后瞬间气化,压力骤增。
3.4 强氧化剂
氯酸盐:氯酸钾(KClO₃)、氯酸钠(NaClO₃);
次氯酸盐:次氯酸钙、次氯酸钠;
过氧酸盐:过硫酸钾、过硫酸铵;
无机过氧化物:过氧化钾、过氧化钠、过氧化钡。
上述物质在 150 ℃ 左右分解出原子氧,与硅油、氟橡胶密封圈接触可自燃,并释放有毒 Cl₂、SO₂。
3.5 其他限制类
放射性材料:超过 1 × 10⁴ Bq/kg 的铀、钍化合物;
生物活性:病毒载体、疫苗原液,在 −70 ℃ 玻璃化转变点易破裂,产生气溶胶污染;

强酸强碱:氢氟酸、发烟硫酸,对不锈钢 304/316L 年腐蚀速率 >0.5 mm,破坏箱体结构完整性。


四、合规性依据
GB 30000.2-2013 化学品分类与标签规范 第2部分:爆炸物;
GB 20581-2006 化学品分类 易燃液体;
IATA Dangerous Goods Regulations 64th Edition;
UN Manual of Tests and Criteria, Part I, Test 3(c) 温度循环;

《危险化学品目录(2022 版)》应急管理部公告。


五、替代检测方案
5.1 对于必须考核的锂电池模组,可依据 UN 38.3 T.6 冲击/温度试验,改用 −40 ℃~+75 ℃ 空气-空气循环箱,速率 ≤1 ℃/min,避免热冲击。
5.2 含易燃电解质的样品,先通过有限样品量(<100 mL)在防爆冰箱中完成 −40 ℃ 冷冻,再转入普通温箱进行梯度升温,全程置于防爆通风橱内。

5.3 金属粉体材料,采用氩气保护下的热机械分析仪(TMA),升温速率 5 ℃/min,同步记录膨胀系数,替代冷热冲击的应力模拟。


六、实验室管理建议
6.1 建立“材料准入审批表”,由安全、技术、设备三方联合签字;
6.2 在试验箱门口张贴 NFPA 704 四色警示标识,闪点 <23 ℃ 的材料一律拒绝;
6.3 每半年委托第三方对箱内残留气体进行 VOC 与可燃气体检测,出具报告存档;
6.4 制定应急预案:配置 D 类干粉灭火剂(适用于金属火)、CO₂ 灭火系统(适用于电气火),并保证 30 s 内可开启强排风阀,换气量 ≥12 次/h。

冷热冲击试验箱的核心价值在于“快速、重复、可控”。任何具备爆炸、易燃、可燃或强氧化特性的材料,一旦引入腔体,均可能因温度梯度过大、静电积聚或分解释氧而引发级联事故。严格执行上述禁用清单,并辅以替代试验方案和实验室安全管理,可确保设备完好、人员安全及数据有效,真正实现“极限温度、安全先行”的目标。
 
相关资料
·冷热冲击试验箱禁用材料清单 —基于安全与设备完好性的技术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加入收藏 | 设为主页 | | 隐私保护 | 法律申明
版权所有 © 北京雅士林试验设备有限公司
Copyright(c) Beijing Yashilin Testing Equipment Co., LTD. All Right Reserved.
电话:  68178477      传真:010-68174779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金辅路甲2号 京ICP备08004694号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