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的与适用范围
规范沙尘试验箱在吹尘(Dust Blowing)、吹砂(Sand Blowing)及降尘(Dust Settling)三种程序下的风速设定、验证与日常核查方法,确保试件暴露量与自然环境等效,适用于最大尺寸 ≤ 2 m 的电子、汽车、军工及光伏组件。
二、引用标准
GB/T 2423.37-202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 2 部分:试验 L:沙尘试验
IEC 60068-2-68:1997 Environmental testing – Part 2-68:Test L:Dust and sand
MIL-STD-810H Method 510.7 程序 I、II、III
GB/T 5170.14-201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基本参数检定方法 沙尘试验设备
三、风速对试验有效性的影响机理
动能传递:沙粒撞击能量 E=½mv²,速度不足将导致磨蚀效应缺失;
粉尘渗透:低风速无法克服试件表面边界层,尘埃沉积量下降 30 % 以上;
热交换:高速气流会引入强迫对流散热,改变试件温升曲线,需与温度设定耦合考量。
四、程序级风速要求与容差
程序 作用与粒径 名义风速 容差 测点位置 校准周期
吹尘 (Dust) < 75 µm 石英粉,模拟沙漠浮尘 1.5 m/s ~ 8.9 m/s ±0.3 m/s 试件前缘 50 mm 垂直面 1 周
吹砂 (Sand) 150 µm ~ 850 µm,模拟高速砂击 18 m/s ~ 29 m/s ±2 m/s 试件中心线,距喷嘴 3 m 1 月
降尘 (Settling) < 75 µm,模拟自然沉降 ≤ 0.2 m/s ±0.05 m/s 试件上方 100 mm 水平面 1 周
注:
a) 吹尘程序允许在设备性能冗余条件下采用 10 m/s 以内其他风速,但需在报告中注明并附速度谱;
b) 吹砂 29 m/s 对应 MIL-STD-810H 的极端阵风,若试件服役环境低于该值,可按实际剪裁,但不得低于 18 m/s,否则无法产生有效碰撞能量;
c) 降尘风速 > 0.2 m/s 会吹散已沉积尘层,导致沉积量误差 > 15 %,必须严格上限。
五、风速测量与溯源
5.1 仪器
使用经 CNAS 认可的 0.2 级热线风速仪(分辨率 0.01 m/s,采样频率 1 Hz)或 ISO 3966 标准皮托管;传感器直径 ≤ 8 mm,以减小流场扰动。
5.2 测点布置
a) 吹尘:试件前 50 mm、后 50 mm、左 50 mm、右 50 mm 四点平均;
b) 吹砂:以试件几何中心为基准,沿气流方向 1 m、2 m、3 m 三点,确保 3 m 处速度达到 18 m/s 以上;
c) 降尘:试件上方 100 mm 水平面,九宫格点取平均。
5.3 校准曲线
在空载条件下,从 0 m/s 升至额定最大值,每 2 m/s 记录一次,绘制“变频器频率–风速”曲线,R² ≥ 0.995;曲线保存在设备档案,更换皮带、风机或变频器后须重测。
六、常见问题与纠正措施
现象 可能原因 纠正措施
吹砂速度仅 15 m/s 皮带打滑、喷嘴磨损 更换三角皮带(型号 SPZ),喷嘴直径磨损 > 1 mm 时更换碳化钨内衬
吹尘速度波动 ±0.8 m/s 变频器 PID 增益过高 将 P 值从 30 降至 15,I 值从 5 s 调至 10 s
降尘速度 0.25 m/s 循环风机残余转速 关闭主风机,仅保留顶部层流风扇,频率降至 5 Hz
沙尘浓度达标但速度低 滤网堵塞 50 % 以上 清理 HEPA 前置滤网,压差 < 100 Pa 为合格
七、安全与维护
高速段试验前确认箱门安全联锁正常,风速 > 20 m/s 时门密封条耐压 ≥ 2 kPa;
每月检查喷嘴磨损量,用卡尺测内径,圆度误差 > 0.5 mm 需更换;
每季度对风速仪进行期间核查,与标准皮托管比对,偏差 > 2 % 时送校;
试验结束后先降风速至 < 5 m/s 再关机,防止沙尘回流损坏风机。
八、记录与报告
风速校准原始记录应包含:日期、环境温度、湿度、大气压、测点坐标、平均值、标准差、最大偏差、校准员签字;
试验报告给出“风速–时间”曲线截图,并注明是否符合 GB/T 2423.37 的等级 La、Lb 或 Lc。
沙尘试验的重复性与再现性高度依赖风速的精准控制。现场人员只需严格执行“程序–测点–容差”三步法,定期校准、及时纠偏,即可确保每一次吹尘、吹砂、降尘均与自然环境等效,为产品的密封设计与可靠性验证提供可信数据。
|